产研精准对接 打造牧野科创大平台(下)
| 招商动态 |2016-05-26
产研精准对接,企业破解产品推陈出新、升级换代的难题,科研院所解决科技成果快速升级为产品的“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在这次中科院新乡行活动中,不仅企业与科研院所实现了“双赢”,位于牧野区的众多科研机构也通过对接洽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强了区域的创新驱动力和动力转换能力。
中
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正在组织科研团队做一款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正值技术攻关的关键节点,项目经理蒋美洲在活动中了解到,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洽谈,双方迅速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项目经理 蒋美洲: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研究得比我们更加深入,现在就是通过这个合作关系,对我们的产品开发,会加快我们的开发进程,缩短我们的开发周期。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博士 宋文吉:
他们二十二所更多的是实现技术在产品的落实,我们更好地来做一些产品的公共技术共性的研究,我们双方实际上是在研发这个链条上,是有一个比较好的互补的关系,希望能借助这个机会,我们双方的科研院所能够在产业的基础上,细化和拓展我们共同研究的技术领域,更好地来服务企业,服务产品。
牧野区辖区内拥有河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环宇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2家。
同时,新飞冰箱、新航公司、中兵760厂等大中型企业和国字头军工企业均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着力于产学研结合,牧野区先后搭建研发平台45个,获发明各类技术专利近400项。
此次与中科院的深度对接合作,借助科技嫁接和科技驱动,使该区电池电动车、电子电器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增强了动力转换能力。
牧野区党委书记 靳新峰: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我区今后也将重点结合两大主导产业,抢抓机遇,加强产学平台、引智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平台、建设载体,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创新能力,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吸纳力。
